[轉] 大宗商品金融操縱黑幕
葉青 北京
高盛鋁價操控事件正在持續(xù)發(fā)酵,香港聯(lián)交所和旗下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也被卷入其中。
8月5日香港聯(lián)合交易所在其網站聲明,LME和高盛已作為共同被告人被起訴。聯(lián)交所稱,這份訴訟指其有“涉及鋁價的倉儲市場的反競爭和壟斷行為”,LME管理層在初步評估后認為,該訴訟沒有法律依據,LME將采取積極申訴措施。
美國官方也對華爾街投行的金屬倉儲開始著手調查,特別是7月24日兩位熟悉內情的消息人士稱,美國司法部已經向至少兩家擁有倉儲業(yè)務的公司發(fā)送了質詢信函,以調查其運作情況。由于受到監(jiān)管加強和原材料業(yè)務利潤下降的沖擊,華爾街各大投行正在收縮各自大宗商品部門的規(guī)模,摩根大通已經表示正考慮退出實物大宗商品交易業(yè)務。一場全球大宗商品的監(jiān)管風暴正從華爾街刮起,華爾街金融巨頭控制交割倉庫和物流,操縱大宗商品價格的黑幕開始揭開,利益受到最大損害的是中國的有色金屬加工企業(yè)和消費者,但截至目前,沒有一家中國公司起訴索賠,挑戰(zhàn)華爾街的是美國密歇根州的一家鋁型材公司。
美聯(lián)儲出手清理通脹誘因
近年來,美聯(lián)儲對于華爾街的管控越來越嚴。銀河期貨首席宏觀經濟顧問付鵬(博客,微博)認為,其原因是由于金融危機后,納稅人對于華爾街怨恨頗多,從“占領華爾街”運動就能看出其內在的矛盾有多深。近年來,美聯(lián)儲一直在不斷地加強監(jiān)管并且對衍生品進行去杠桿化操作。
不過這次針對現貨監(jiān)管趨嚴,付鵬認為其本質還是因為美國經濟已經進入復蘇期,以及中國經濟增速減緩。以前華爾街可以通過量化寬松等手段把溢價輸送到國外,而現在卻逐漸影響到了很多美國的實體企業(yè)。因此,對外的溢價絕對不能夠轉到對內來,于是讓位于美國國內的實體經濟發(fā)展的大方向,不能出現華爾街吃美國企業(yè)的利潤這樣荒唐的事情。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美聯(lián)儲要為美國的就業(yè)和通脹負責,華爾街操縱大宗商品價格會威脅到通貨膨脹,削弱量化寬松政策的效果,因此,美聯(lián)儲對限制和監(jiān)管華爾街操縱大宗商品定價很積極。
當然,美聯(lián)儲仍然是華爾街金融利益集團的忠實代表,特別是在過去4年里,華爾街從奧巴馬身上得到了很多好處,如大規(guī)模的救助金、未得到完全落實的監(jiān)管改革措施及利率維持在歷史低點。不過,由于金融危機后華爾街爆發(fā)的丑聞不斷,摩根大通曝出巨虧事件引發(fā)金融市場動蕩,近期不斷發(fā)酵的高盛操控鋁價事件促使奧巴馬政府加強大宗商品現貨倉儲的監(jiān)管。
金頂集團研究中心經理聶鼎認為,美聯(lián)儲一系列舉動或許是為QE退出做準備,降低大宗商品市場巨幅波動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退出QE無疑會對這些寡頭的資產負債表產生明顯的影響,而華爾街寡頭為了應對金融環(huán)境的變化,會在自己控制的資產范圍內作出調整。如果鋁價等金屬的價格被金融寡頭操縱,那么,這些金屬的價格出現大幅波動是情理之中的。為此,美聯(lián)儲未雨綢繆,調查華爾街金融巨頭的金屬倉儲業(yè)務,實際上也是推動華爾街大宗商品業(yè)務提前去金融化,降低杠桿,防止資產價格波動風險。
高盛頂級狩獵者
8月6日,工業(yè)顧問聯(lián)盟公司(Coalition Ltd)公布的數據顯示,十大投資銀行今年上半年的大宗商品收入減少25%,邁向逾5年來最差的年度表現。
該公司的分析報告認為,相對而言,電力、天然氣減幅最大,主要是由于客戶活動減少,價格波動不足造成。同時,監(jiān)管單位的規(guī)定更嚴格,加上大宗商品收入減少,使得銀行正在考慮是否要退出大宗商品的交易業(yè)務。隨著美國官方對華爾街金屬倉儲開始著手調查,各種關于華爾街金屬倉儲的黑幕將不斷浮出水面。其中,高盛被指操控鋁價案件最為引人注目。
銀河期貨高級宏觀分析師柳瑾認為,多年以來高盛和摩根大通等頂級金融機構都因為操縱大宗商品價格飽受非議,更何況鋁是全球使用范圍僅次于鋼的第二廣泛的金屬。鋁的大莊家并不是美國鋁業(yè)、俄羅斯鋁業(yè)這樣的全球鋁生產商,而是高盛、摩根大通、德意志銀行這樣的頂級投行,還有嘉能可和托克這樣的頂級大宗商品貿易商。他們的業(yè)務涉及從礦山公司的股份,到鋁材貿易、投機交易、鋁交割倉庫,到LME大股東全產業(yè)鏈的布局,這與銅等其他有色金屬的布局是完全一樣的。
大宗商品鏈條上的金融獵手獲利模式大概是這樣的:通過參與礦山的股份獲得供需的第一手信息,以此參與鋁材貿易獲得第一層利潤;然后,再通過控制的交易所和交割倉庫來獲取日常經營的第二層股東利潤,當參與期貨交易的鋁買方,比如波音和可口可樂公司等建立鋁的多頭頭寸準備交割后,通過交割庫延期等造成無法交割、庫存過剩的現象,進而為其投機交易獲得盈利機會,穩(wěn)穩(wěn)地獲得了第三層利潤。
然而在多德-弗蘭克法案實施后,大宗商品的資金已經逐漸流出,今后大宗商品包括鋁在內的有色金屬等波動率將逐步降低。因此,高盛等金融機構已經在考慮出售其倉儲業(yè)務,逐步退出這個未來不會有更大利潤的行業(yè)。而恰好在此時,中國的港交所獲準購買LME交易所,那么之前高盛等犯下的事(高盛和摩根大通之前一直是LME的第一和第二大股東),自然也把聯(lián)交所拖入了漩渦。
解密華爾街“操縱機制”
2013年5月,美國政府調查機構發(fā)現,摩根大通設計了“操縱機制”將“虧損的電廠轉變成利潤中心”;但該公司一位資深高管在宣誓后給出了“虛假和有誤導性的陳述”。2013年7月,美國聯(lián)邦能源監(jiān)管委員會首次公布其指控摩根大通操控電力市場的內容。指控稱,2010年至2011年期間,摩根大通涉嫌在加州和中西部,通過8種交易策略不正當地從電力運營商獲取過度支付費用。
了解到,不僅摩根大通參與過電力頭寸的交易,最早時安然集團、高盛也參與過;華爾街投行通過金融的手段參與各種形式的操控案件,只要價格存在波動就會給他們帶來滾滾利潤,一旦能夠對價格進行操縱帶來的更是超額利潤。付鵬分析認為,更直接的案例是高盛給深南電做的衍生產品的合同,其實就是控制著現貨,再和客戶做場外市場的對賭,進而賺取利潤;就高盛操控鋁價案來說,高盛就是通過把持著倉儲、出庫的制度、放貨的速度,然后來賺取隔夜倉儲費用。同時由于這樣可控制供應,因此會導致現貨升水的扭曲,導致提貨的時候雖然是買的期貨點價,卻要支付升水給交割方,其實控制的不是價格,而是交易結構。
按照LME的現行規(guī)則,其核準的倉庫每天的出貨量有限制。相關的倉儲企業(yè)每天需完成最低出貨量。于是,高盛的交易性鋁就在不同的倉庫之間倒來倒去。比如,超過90萬噸的鋁倉庫最低出庫量為3000噸,未超過90萬噸的僅需1500噸;上述規(guī)則造成了供貨瓶頸,買家為了提到貨要排隊很久,有的甚至超過1年。
聶鼎認為,由于漫長的排隊等貨,讓很多買家不得不繞開LME的庫存系統(tǒng),直接找生產企業(yè)以更高的溢價購買。最終的結果是,盡管LME庫存充足,但購買立即交付的銅、鋁等所需付出的溢價(相對于LME基準期貨價格)已飆升至創(chuàng)紀錄高位。然而,除了買家,倉儲企業(yè)和金屬生產商們似乎都樂于看到這樣的狀況。對高盛等擁有倉庫的企業(yè)來說,有庫存就意味著有租金收入,交貨拖得越久,收租就越多。
您需要 [注冊] 或 [登陸] 后才能發(fā)表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