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者量化網(wǎng) 資訊頻道 金融期貨 上市公司 中信集團借殼中信泰富上市

[轉] 中信集團借殼中信泰富上市

2014-04-17 09:04 來源: 新京報 瀏覽:280 評論:(0) 作者:開拓者金融網(wǎng)

歷經(jīng)6年,中信集團整體上市終得實現(xiàn)。昨天,中信泰富宣布,向母公司中信股份收購資產(chǎn)2269.3億元人民幣(約2865億港元),中信集團將借此實現(xiàn)在港整體上市。完成交易后,中信泰富將改名為中國中信。

 

需再配發(fā)46億股

 

據(jù)中信泰富公告,中信泰富向母公司收購資產(chǎn),其中以現(xiàn)金支付499.2億元人民幣,其余1770.13億人民幣以發(fā)行股份支付,每股售價13.48港元,需發(fā)行股份約165.79億股,為保持公眾持股量不低于25%水平,中信泰富需要再配發(fā)約46.75億股。

 

中信股份是中信集團在2011年成立的大型綜合性跨國企業(yè)集團。收購完成后,中信股份將由中信泰富控股股東變身中信泰富全資公司,而中信股份擁有眾多上市平臺,其直接和間接控股的A股公司包括中信國安、中信海直、中信證券、中信銀行、中信重工等。截至2013年12月31日,集團的總資產(chǎn)為39657.03億元人民幣。

 

對于為何不通過IPO實現(xiàn)上市,中信集團董事長常振明昨天在香港表示,目前整個中信股份下面已經(jīng)有很多上市公司,如果再去IPO,投資者會感覺非常困惑,目前方案對中信泰富、中信股份都是雙贏的局面。

 

總部將遷往香港

 

常振明昨天表示,“新中信”總部將從北京遷到香港。

 

2008年,時任中信集團董事長孔丹提出了中信集團整體上市,借力資本市場的設想。但一方面由于國際金融危機持續(xù)的影響,另一方面由于前幾年其在港上市的子公司中信泰富參與套期保值交易遭遇巨虧而一蹶不振,導致整體上市計劃一拖再拖。

 

有分析認為,中信集團此輪成功改制上市,將成為新一輪國企改革的標桿和樣本。通過這次上市改變國有股獨大局面,并爭取獲得以市場化方式選聘高管的權力,減少長期以來困擾國有企業(yè)、特別是大型央企的管理體制和治理模式,真正讓有競爭能力的國企走向市場,獲得更好更快的發(fā)展。

 

背景

 

中信泰富炒匯曾巨虧155億港元

 

作為一家巨無霸的央企,中信集團旗下有多家公司已上市,中信泰富即是其中之一,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中信泰富經(jīng)歷坎坷,曾因炒匯巨虧155億港元,后被中信集團搭救脫險。

 

1991年,由榮毅仁之子榮智健擔任董事會主席的中信泰富,以“紫籌股”的名號出現(xiàn)在香港聯(lián)交所上市公司名單中。“紫籌股”即有紅色背景的藍籌股。此后中信泰富一直活躍在中港兩地市場。

 

2008年,中信泰富受杠桿式外匯買賣合約等影響,釀成巨額虧損。彼時,中信泰富為了降低西澳洲鐵礦項目面對的貨幣風險,曾簽訂若干杠桿式外匯交易合約。該合約在澳元走高時能抓取利潤,但在2008年,強勢的澳元兌美元匯價大幅下挫,導致中信泰富在衍生品上出現(xiàn)巨額虧損。

 

中信泰富后來覺察到合約的潛在風險,終止了部分當時仍在生效的杠桿式外匯合約,但公司已變現(xiàn)的虧損達到8.077億港元;同時,中信泰富手上還有一部分仍在生效的杠桿式外匯合約,按公允價值計算的虧損為147億港元。實際虧損加上浮虧總計155億港元。

 

隨后,其母公司同意提供15億美元的備用信貸,以助其渡過難關。

 

資料顯示,中信集團的業(yè)務遍布金融和實業(yè),包括銀行、證券、保險、房地產(chǎn)、礦產(chǎn)等幾十個大行業(yè)。

 

2012年,中信集團總資產(chǎn)達3.57萬億元,營業(yè)收入為3497.56億元,凈利潤為301.55億元。


評分:     

評論列表(0)
第 1- 0 條, 共 0 條.

您需要 [注冊] 或  [登陸] 后才能發(fā)表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