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者量化網 資訊頻道 新聞資訊 國內 “中國版”鐵礦石期貨擬實物交割(期市點睛)

[轉] “中國版”鐵礦石期貨擬實物交割(期市點睛)

2013-07-02 02:04 來源: 國際金融報 瀏覽:525 評論:(0) 作者:開拓者金融網

  在近日舉行的“中國鋼鐵工業(yè)協會鐵礦石期貨培訓班”上,大連商品交易所披露了“中國版”鐵礦石期貨合約。該合約將以含鐵量62%的進口鐵礦石粗粉作為交易標的,實行實物交割,允許鐵礦石精粉替代交割。

  綜觀國際市場上己推出的鐵礦石期貨合約,無一例外均為鐵礦石指數期貨品種,其根本原因在于相關市場所在地區(qū)缺乏相應現貨市場支撐,不具備開展實物交割的條件。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鐵礦石進口國,有著龐大的現貨市場,優(yōu)越的實物交割條件,因此大商所設計的“中國版”鐵礦石期貨成為國際大宗商品普遍采用的實物交割模式。

  市場人士認為,相比國際市場上指數品種,國內鐵礦石期貨進行實物交割更具優(yōu)越性。目前國際上鐵礦石指數編制和樣本采集的科學性、合理性被市場廣為質疑。

  中國鋼鐵工業(yè)協會市場調研部主任王穎生透露,目前國際鐵礦石三巨頭80%-90%的產量以普氏指數為基礎定價,余下10%-20%的鐵礦石現貨通過招標或現貨平臺賣出,普氏指數又以三大礦招標價為依據。普氏指數樣本量小、編制方式并不公開,三大礦招標過程也不公開,因此其透明度受到廣泛質疑,是否被操控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更有人士指出,2013年初礦石價格的快速上漲就主要緣于某一天某船招標價的提升。鐵礦石指數期貨由于對指數過于依賴,將會進一步增強礦商對市場的掌控力。而實物交割方式則可以極大地減少這些優(yōu)勢礦商“以少博大”的操作空間。實物交割是確保期貨拉近現貨的有效手段,更能真實地反映現貨市場的供需關系,可以避免指數期貨因為被動地跟隨指數而存在的脫離供求關系的可能。由于鐵礦石品種可以標準化、市場風險可控、交割成本可控,進行實物交割無任何障礙。

  針對鐵礦石全年生產、消費數量均勻的特點,為方便投資者在相關品種上進行品種間套利,交易所全年逐月設置12個合約月份,將合約規(guī)模設置為每手100噸,交割單位設置為1萬噸。

  鐵礦石是低值商品,為有效降低交割成本,鐵礦石品種在實行倉單交割制度的同時,還推行提貨單交割制度。在交割月前一月,由買方提出需求、賣方響應后,經交易所完成配對,按照指定程序直接在卸船過程中完成貨物交收。由此讓買賣雙方直接對接,盡量不增加倉儲倒運環(huán)節(jié),使期貨交割與現貨實際基本一致,有效降低買賣雙方的交割成本。


評分:     

評論列表(0)
第 1- 0 條, 共 0 條.

您需要 [注冊] 或  [登陸] 后才能發(fā)表點評